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消費券花完了沒之台北居大不易

人快要窒息時總會本能地逃掉那地方找新鮮的空氣是吧!

所以,宿命般地又匆匆回到寶島。(我的那份Offer letter也被小孩們劃的亂七八糟,似乎預言著This is not a job for me!)

在開除自己之後,生活突然失去重心,便把重心移到家庭事務上,除了每天到醫院看老母外,也抽空幫忙太太買菜,接送小孩上下學,有家庭主夫的味道.

所謂吃米要知道米價,才知道在台北買菜實在不便宜,肉肉也是啦!

買了兩天份的青菜要395元,兩天份豬肉也要300(小排、里肌、豬排),再加上魚還有配料,每天大概要500元的菜錢(這可是只煮一餐喔!)

所以一個月要NT15000的伙食費用,小朋友上安親班NTD35000,水電瓦斯第四台約NTD3000元,加上現在沒有96956410 可以報油錢NTD4500;電話網路費NT2000元;所以每月沉重的開銷,是會給自願性失業的我帶來壓力的!

加上其他雜項開銷,一張開眼,每分鐘就需要NTD1.85 的現金流出.果然就如理財專員說的,要想辦法在睡覺的時候,也有人為你賺錢!我還在努力達成此目標,就是直銷所說的被動收入!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難怪"錢伯伯"是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阿伯,不分種族宗教男女階級黨派,都為他可以拋頭顱灑熱血,眾叛親離在所不惜!台語說的好:"講到錢就傷感情!"

每天送完小孩上學後,會到家理附近的公園慢跑;你也許會覺得很愜意的生活,但是當跑在路上,發現都是上班的人群時,心理便會有一陣莫名的罪惡感!我在幹麻?!我應該要去上班的卻在這裡跑步!那感覺就像:全世界的人都在往前跑,而我卻還在原地踏步!隨著一吐一吸呼吸節奏,我的空虛感也大了起來!

為了在台北市生活,荷包可是要保持滿滿的較令人安心啊!我相信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就像現在的經濟一樣,儲備能量,要先蹲才後跳,我太太說是往上跳,不是跳下水!

秋高氣爽的午后,我告訴自己:把拔呀,好好咀嚼享受這份孤寂、得來不易的平靜,體會每一踏步的實在與美好,誰知道哪一天又要收拾行囊流浪他鄉,加上那濃郁的家庭妻女思念伴隨而來的眼淚,如此昂貴甜蜜的代價。畢竟,這是我倔強的選擇。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小醫院小故事之 久病床前笑子 唔某?~


97歲的阿嬤果然又有不一樣的故事,她有四個兒子四個女兒,目前也都六七十多歲,不過很少來醫院,都是菲傭在看,假日偶而孫子會來看一下(沾醬油一下),有天發現有幾個老人家聚在一起來看,應該是老婆婆的孩子們吧.


後來他們在走廊討論後續照料,沒有人可繼續接收老母,討論如何在外面另外租一個房子讓外傭跟老母去住.


可悲的人生啊!我不知道97歲阿嬤家裡曾經發生什麼事,只是人生到此,養兒真的防老嗎?原本也覺得生很多小孩是很幸福的事,所以還跟老婆說可否生組籃球隊或是棒球隊,但是看到一齣齣上演的活舞台劇,再加上前陣子看新聞挖挖,現場特別來賓,沒有一位來賓的家庭,父母生病的時候有好的結局的.不禁讓我對養兒育女開始有了一些較負面的想法


現代人晚婚晚育,想想以自己的例子,我六十歲時,女兒三十歲,七十歲時女兒四十歲;(幸運的話)四十年後我開始生重病,正在衝刺事業,照顧家庭的女兒要怎麼照顧我,(孝順的話)兩人輪流,每兩天輪一次也挺淚人與累人,更別說那些獨生子女.日本有在推行一種制度,就是把看護照顧可以儲蓄化,就是你可以趁年輕時花時間去照顧需要照料的老人,把照顧的時間存起來,你老的就可以提出來請下一代年輕人照顧你,如此循環著,每一代的老人就可以有人照顧了.當然,若是你有足夠的積蓄錢伯伯,可以請看護來照顧啦!


三明治世代,可以說是五、六年級的我們最佳寫照,這個年紀開始要跟命運打交道,面臨親人的衰老與變故,開始要面對活生生的Trade-off,經濟學的交易成本,真的可以幫我算的清楚家庭-親情-工作 嗎?

每個人都在自編自導自己的人生故事,這一生都在尋找”Who am I ?”的解答.
醫院還是有令人感動的畫面啦!老伴彼此攙扶著來住院.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小醫院小故事之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因為是老來得子的小孩吧,所以我的父母都比同輩的父母親要大上10~15,(1976的我,母親是1939,家父比母親年長一歲),所以我就要比同輩先體會生老病死的人生常態,這對我來說不知是好是壞!但我知道這就是我的人生!

在醫院住的健保病房,一間有四位病人;每個病床都有一個故事,23歲的丫頭,90歲的高齡曾祖母,68的歐巴桑,還有我70歲的老母.

23歲的ㄚ頭因為車禍開刀住院,打扮男性化,家裡爸爸好像常在外花天酒地,所以可以從她的言行知道管教上有點問題,晚上不睡覺,專睡白天. 會自己拖著輪椅去中庭抽煙,然後替亁哥哥要護士的MSN.

90歲的老阿嬤生了五個兒子,四個結婚,所以在醫院是四個媳婦照顧,還有一個印傭Suzie;就開始上演娘家的戲碼,會比較誰來比較多次,誰比較有心照顧,誰花比較多時間在醫院.a阿嬤老了,晚上有時會妄想而睡不著,會自言自語不要打他的肚子,誰壓了她的腿,還會問隔壁的人是隨?半夜會起來罵人,只好請護士給她半顆安眠藥;媳婦們聚在一起,談的也是誰怎樣又怎樣,三姑六婆的由來吧! 每一家都一樣!

68歲的歐巴桑,也當外婆了,因為獨生子沒有結婚,所以出院後要跟女兒住,女兒嫁到台中,女婿愛喝酒,媽媽也不忍心叫她女兒離婚,為了孫子只好委曲求全.歐巴桑擔心要去台中住,不知會發生什麼狀況.

我媽媽也會比較哪個媳婦來幾次,哈哈!所以我有請家內在我還在大陸時沒事就來,累積一下Quota…果然我媽媽很清楚記得她上週來過兩次,二嫂沒有來,三嫂也來過幾次

媽媽也開始回憶當初怎麼被爸爸追上的,原來在48年前他們也是先上車後補票,根本說不上什麼談情說愛,就開始要共組家庭.媽媽曾是理髮師,到處替人剪髮,那個年代他也幫日本人剪過頭髮(可以說她也待過日商,!) 也許30 年後,我也要跟女兒們說我們的愛情史!

小醫院小故事,小小的812病房就有不同的故事在上演,不管你有多少小孩,不過你有多少財產,不管你幾歲,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寫著寫著昨天晚上又推來一個97歲的阿嬤 ...又有一齣連續劇可以看了...

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

落跑台幹

其實小弟已在本週落跑回台灣了!

因為家母因為又跌倒骨盆腔骨折要開刀,引發心臟還有腎臟功能負荷不了,所以沒有洗腎過的媽媽、堅持不洗腎的媽媽,為了開刀必須要洗腎.

久病床前無孝(笑)子(笑不出來的笑),為了避免一些家庭糾紛,我還是趕快回家處理,順便也讓媽媽安心,那位在大陸工作的屘二仔囝

也讓我有正當性的藉口,可以逃回台灣,不再跟那廢VP瞎耗!

短期內因為家庭因素,應該不會回大陸.但長遠來說,那仍是我的戰場.

寫部落格可以分享也可以自我檢視,所以有機會還是會跟大家分享一下工作經驗.

因為台灣人的那把槍還在! Tai Gun…

消災延壽藥師佛 阿彌陀佛 阿門 阿拉!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招工 & 缺工

雖然是畢業潮,但是最近工廠缺普工特別嚴重,這華南每月的基本工資在RMB750~850/M左右,新工廠廣西北海那邊更只有RMB590/M. 每月基本工作22 天,要掙到RMB2000,就需要靠加班.

說說北海員工的特性,因為那邊有點南洋的性質,聽說下午都要兩點半才願意上工;說不幹可能就一群人一起走.有天體檢,三個一起來的朋友,就因為當中有一人體檢沒過,就三個人一起沒來.

已年齡層回算,要招2X歲的作業員,也差不多是80年代的人(這裡称 80后),其實80年代的人,家庭都慢慢富裕起來,所以教育程度也越來越高,所以現在二十幾歲的人,很多人可能都在唸書;再加上西部大開發(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省区包括: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111直辖市)還有一胎化的影響,造成最近的缺工潮.所以招工年齡已經從35 歲放寬到45歲,而且男女不拘了.

金融危機的影響,老闆說坎人就坎人,關廠就關廠,也相對造成大家對於待工廠的意願降低.

「民工荒」的主因在於金融危機時,多家企業大幅裁員、減薪,犧牲農民工的利益;「少數老闆的做法傷了許多人的心。這些人回家後,一段時間內肯定不會再出來了。」大陸1.3億外出就業農民工中,約有2000萬人因經濟不景氣、找不到工作而返鄉;由於近期的企業訂單多為短期訂單,不少打工者因此不敢貿然前往。

另外,$$$ …薪資待遇低也是大陸農民工不願回鍋的主因之一,像是深圳每月底薪約為1000元(人民幣,下同),東莞為880元,即使加上加班費,每月也不超過1600元,這種薪水與中西部地區相比已無優勢可言。

現在並不是無人可用,而是企業的吸引力不夠,人家不願意來了。工廠同事就說,以前吃飯堂不用錢的, 現在要扣220RMB,住宿舍也從免費到60RMB.

我的河南業務副理還幫忙從家鄉招來28(工廠有介紹金:滿一月RMB100, 做滿兩月RMB200),但也有不適應的現象.,現在在家鄉也許有RMB1000/M 他就不肯出來囉,在外地工作雖有RMB1600以上,但東扣西扣加上生活費,還不如在家鄉有穩定的工作.

我想現在2X歲的女工可能去K房找要快一點.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台幹觀點: 日本 JPN V.S. 美國USA



以前管理學就常以美國與日本來作比較管理的案例,一個開放式,一個封閉式.待過美商及日商的我深深感到美資企業和日商的確管理上迥然不同.


日本優秀的企業如SONYToshiba,其實沒有什麼成功的秘訣或秘方.沒有任何理論、計畫或是政府決策,可以是企業成功:只有人辦得到.日本經理人首要的任務是與員工建立起好關係,在企業內創造家庭的氣氛,讓員工和主管友同舟共濟的感受,類似吃大鍋飯吧!美商則是較強調個人主義,你能力好就可以多要求一些薪籌或是較高職位,不管你公司資歷淺或是哪一國人.


日本成功的企業,就是讓全體員工上下一體成生命共同體的感受,美國人稱之為勞方、資方和股東.日本制度看似簡單,但是必須發自內心尊重每一個人,不過這種憑感覺有時會帶來風險,說到最後,不論你多麼能幹或是成功,多麼聰明或是手腕高強,你的未來仍然掌握在你老闆身上.


日本終身雇用制的觀念,事實上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佔領軍實施政策所產生的結果.所得稅率加上財團的發展還有法律制定讓企業解雇員工困難,便鼓勵以前的的日本企業從長期的角度去雇用員工;不過近年的不景氣,已經讓日本漸漸採行契約或是派遣的制度.


美商則是把員工當發財工具,藉由優秀員工組成公司,你可以幫公司賺錢,你就可以要求高報酬(Compensation),是先談好價錢出賣勞力;你必須不斷讓自己有被公司利用的價值,不然你隨時會被炒(Layoff;日本人叫クビKUBI).在美商,會賺錢的經理人就是天之驕子,講話可以大聲.經理人只顧及投資者利益,對於員工不會有太多感情.所以在美商發現同事或是高層來來去去很正常.


所以,你如果想要有家庭般的工作感覺與承諾,可以選擇日商;如果你有能力,想要短期內賺大薪水,可以去美商闖一闖,是純美商,而不是在地化(Localization)過的喔!


之前我有談過日本創新是模仿式創新,日本創新事來自消費市場的改變,而不是像歐美一樣來自國防工業支出;另外日本的大學研究資源也沒有美國多,日本的產學交流沒有美國那樣密切.


另外,美國也很注重律師說的話;日本人則覺得太聽從律師的話就無法做生意.太重律師,就會使生意夥伴缺乏信任感.美國經理人比較科學與理性,根據他們掌握的事實而認定的理性,所以需要很多報告來作決策;日本人則是多一個神秘東方的"第六感",會用印象,加上一些資訊,配合第六感來作.我以前日本上司說這第六感通常已經驗成分居多.


日本通常決策採共識決,所以要下指令會比較慢;美國人則是比較授權,組織也較水平,作決策較快;美國會把負責轉型的經理捧的很高,視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請來關閉工廠,遣散員工(短期內就可以有成本績效),帶來令人"振奮"的新方向.相反的,這種成種事喪近顏面的恥辱(ハジ),扼殺公司的士氣與精神.美國會盡可能消除商業決策中的人性因素,日本人則認為高效率和生產力的關鍵,在於管理層和員工之間應該有真誠關係,才可以鼓舞公司士氣.


先天限制成了日本的後天優勢,地震、颱風、土石流,日本跟我們一樣有很多天然災害還有先天資源不足仰賴進口,所以懂的尊重自然與保育,追求輕薄短小,並期望技術精進來求生存.台灣,也一樣,所以要見賢思齊!加油!


“I then realized that having a unique technology and being able to make unique products are not enough to keep a business going. You have to sell the products and to do that you have to show the potential buyer the real value of what you are selling.” SONY 盛田昭夫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大陸尋奇

Just Look!

大陸雨傘市場:13億 支以上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工廠外的流動早餐店!
大陸美而美市場: 13億漢堡/三文治 + 13億杯 凍奶茶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918淺談日本

今天是918事變紀念日,對於歷史不能忘記,但更重要是著眼於未來,再來談一下日本的未來;也因為本週因為試模的關係,每天都跟Tamron渡邊先生混在一起,跟他聊了一些日本的狀況.


喝了一大罐イチゴ燒酌後,他好奇的拿了我的眼鏡戴了起來
他還教我吃Wasabi芥末的秘訣,吃下口後先用鼻子吸氣,再用嘴巴吐氣,來回三次後,就可以減少Wasabi的嗆味,還可以吃到芥末的鮮味ウマミ.


之前在業務拜訪裡有談到日本的危機,今天因為試模的關係,又和日本工程師有了接觸,聊到他們常駐的每年只能回日本四次也就是約三個月一次,每次一週.更苦吧?!
我的工作換的頻繁,但是比上最近日本換首相還是差的遠勒!森喜朗、小泉、安倍晉三、福田、麻生…
隨著日本政壇最近的大地震大改變(Sea Change),日本人也希望新的執政者有所作為,希望新的鳩山(Hatoyama)可以帶領大家走出低迷已久的日本泡沫經濟(Sinking economy).
Time(碳)雜誌也點出日本需要聚焦的五大點,唯有如此才可以使日本回到經濟成長的軌道(Get the nation on track.)
1.控制預算(Get the budget under control):目前國家赤字是180% GDP,就是寅吃卯糧,入不敷出,是已發展國中最高的.如何止血還要刺激經濟,這實在有點兩難,有發國債還要免收高速公路費,或是消費稅,或是免費高中教育還要發類似消費卷的東西給有小孩的家庭.還有一個重點,大家都知道的,日本人太長壽了,再加上少子化,他們也有養不起的未來,老人年金至今仍是個有爭議的社會福利制度!
2.多元化日本(Diversify Japan Inc.) : 日本必須柄棄他們發展工業大國的劇本,必須減少對出口的仰賴,而要多發展中小企業,這樣也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另外,政府還要配套一些減稅、發展環保科技增加醫療照護及農業的就業人口,還有想辦法吸引外資企業.
3.平衡官僚體系(Balance the Bureaucracy) : 藉由增加內閣權力,來平衡首相辦公室和內閣閣員.讓政府行政更透明化.
4.維持舊關係(開發新盟友)Cherish old Allies(and cultivate new ones.) 日本不僅要續抱美國大腿,還得趕快開發逐漸壯大的東亞市場,尤其是中國.可以藉由地區性自由貿易協定(FTA),並開放更多的農業交流.
5.處理好人口結構(Deal with Demographics).2050年日本就會有9500萬人超過60歲,日本是最快老化的國家,也將影響國家的生產力.也許日本要開放外國勞工進口吧.也因為工作的不安全感讓年輕人不敢成家立業或是不敢生小孩,此舉更加速人口結構的老化.看新政府如何扭轉乾坤囉!


我一直相信,風水輪流轉,日本也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今也面臨經濟不振,人口老化的窘境.但我也相信,只要有心,終究可以回春,但是要努力對方向!就怕你不努力!那只能寫白努力定律了!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常駐 VS 流浪

今天9/17是常駐滿一個月的日子,時間很快,部落格爬著爬著就31天過去了,積極的我也沒讓每一天都白過,雖然一樣汲汲營營,但是卻在心靈上貪得一些沉澱.

從最新一期讀者文摘看到以下的文章,跟大家分享心有戚戚焉的感覺.
詩人泰戈爾說: ‘人要在外面到處漂流,最後才能走到最深的內殿."
"走的越遠,看的就越近.在每一個陌生的環境,你所遇到的問題都是切身的.每一次的出走,其實都是為了回歸原生的土壤;為了更接近自己的心靈."
~摘自 轉山
常駐有一點像旅行,吃哪裡,去哪裡玩,獨處的時候會比較多,做什麼都可以自己決定,也因此會有比較多的時間觀照自己.
"人不只是道德的形塑而已,而應該是充滿各種猶疑、掙扎、脆弱,相互混雜."
我從高中就覺得人類是個常會感到矛盾的動物.你會發現自己一直在變,價值觀也在變,有時候還會討厭這樣或那樣的自己.更覺得社會充滿矛盾!後來發現自我矛盾其實是種成長,因為人生經驗的增加,看事情的角度就會不一樣.
"當你發現各種不同面相的自我,雖然一開始很驚訝,但勇於接受後,會覺得很踏實.那樣活著,才有『人』的感覺."
(以前當學生很注重標點符號,現在可是中英符號夾雜,請國文小老師不要挑剔喔.)
旅行或是常駐,讓我回歸自己(或是找到自己禽獸的一面),並開始懂得如何照顧自己.過程中,會努力思索,下一部要怎麼走、走麼活、從哪裡出發比較好;不過,有了小孩又不一樣,觀照自己是自私的;觀照家庭才是對的,所以我必須要走出自己,回歸家庭.因為活再當下比較實在還有責任感!
回想起五年前17天的法德瑞蜜月旅行,大該第八天就開始想家,想喝口熱湯或是吃熱白米飯,不想再聽到法文德文...不想再吃可頌配優格,不過卻是很棒的兩人旅行經驗,被火車放鳥、度蜜月為了省錢住修道院、德國巴登巴登的男女混浴裸湯等,兩人旅行,還可以觀照另一半,即使是夫妻,也很難得會有24小時連續在一起17天的經驗.這可是會讓關係產生化學變化,從兩情相悅到看你就討厭.
最後,突然想到登山也是一件很棒的關照,2003年去爬奇萊南峰,用心的領隊還特意在三天兩夜中安排一段路讓大家分開獨走,路途上除了山間動物的叫聲外,唯一能聽見就是自己的喘息聲,那段過程還蠻美妙的,很原始的面對自己,當一個山中原始人,每一步伐都很真實.
(突然可以體會阿扁可以在牢裡寫那麼多書,因為閉關後,文思泉湧,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你想流浪或是自助旅行,以下網站可以參考:
http://www.backpackers.com.tw/
如果你想常駐,請打開104或是找個好獵人頭公司!呵呵! :)
博君一笑:
餐廳蒼蠅對廁所蒼蠅說:「你整天追腥逐臭,我整天吃香喝辣,過來吧!」廁所蒼蠅:「道不同不相為謀!吃再好有啥用,光屁屁美女你見過幾個?」

→ 不要坐井觀天只顧眼下的利益,外面的世界可能更精彩!

明星臉-TOPCO的朋友照過來


中國13億人口,總可以發現一些特別的名字(楊蝦梅),名字相同的人,或是長的像的人.


以下仁兄是我們工廠的工程師,長的特像我前前公司的總仔- More Pan.


相似度95%,還特別要求他照相一下,他叫朱蘇盈


我還有看到一位很像我大學同學-王瑞雯,但是她不給拍,只好在此用文字紀念.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鑑古知今-陶朱公 經商之道

最近聽同事在談陶朱公,發現他是個值得學習的商人,就像電視在演的"喬家大院",古時候也是有很多生意經可以學習的.晉商可能大家都知道,郭董台銘也是晉商喔!(以下摘錄於網路)

在民間的商界,范蠡被公認為是“商祖”,受到經商者的參拜。在歷史上,經商成名的人頗多,比范蠡早的經商者也有不少,但是“商祖”卻只有一個,那就是陶朱公,即范蠡。
  范蠡之所以成為中國商界第一人,首先要歸功於司馬遷。最早為商業、商人立傳的是司馬遷,他在《史記·貨殖列傳》中立傳著述的第一個人,就是范蠡,其後雖有子貢、猗頓等商人,但是這些人的經商業績都不如范蠡,都沒有達到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遂至巨萬的水準。“陶朱公”的名字成為財富的象徵,他的商業理論和經營技巧,被稱作“陶朱公商訓”。
陶朱公,對生意和蓄財的經驗豐富,關於從商之道的商訓留下相當多。其中一個教訓即是 : 【長袖善舞 ,多錢善買】意思是說穿著長袖衣衫,就能舞出美妙的舞姿; 相對的,有很多資金的話,就能購買好貨物。 做好萬全準備和整備資本的話 ,就能做好賣買,以現代經營策略而言,也可以充分適用 。(那些負債比超過50%的公司真是糟糕,缺德!)
在中國的民間中,有關“陶朱公商訓”不斷被傳頌著。特別是在天津、蘇州、寧波、杭州、廣州、或華僑的商人之家,代代都傳述著此商訓。
  後人根據陶朱公的經商思想加工整理而成的《陶朱公生意經》,至今仍在定陶一帶廣泛流傳,被當地商人奉為經商寶典。《陶朱公生意經》有人稱作《陶朱公商經》,亦稱作《陶朱公商訓》、《陶朱公商經十二則》、《陶朱公經營十二戒 》等,內容整理如下:

陶朱公商訓
生意要勤快, 懶惰百事廢. 用度要節儉, 奢華錢財竭.
期限要約定, 延遲失信用. 價格要定明, 含糊爭執多.
買賣要隨時, 拖延失良機. 接納要謙和, 暴躁交易少.
貨物要面驗, 濫入質價減. 錢帳要清楚, 糊塗弊端生.
賒欠要識人, 濫出血本虧. 出納要謹慎, 大意錯漏多.
主心要鎮定, 妄動誤事多. 用人要方正, 歪斜難托付.
臨事要盡責, 放任受害大. 賬目要稽查, 懈怠資本滯.
說話要規矩, 浮躁失事多. 工作要精細, 粗糙出劣品.

陶朱公商經十二則
能識人:知人善惡,賑目不負。
能用人:因材器使,任事有賴。
能倡率:躬行以律,親感自生。
能辯論:坐財有道,闡發愚眾。
能安業:厭故喜新,商賈大病。
能知機:售貯隨時,可稱名哲。
能討帳:勤謹不怠,取討自多。
能遠數:多少寬限,酌中而行。
能整頓:貨物整齊,奪人心目。
能接納:禮文相待,交關者眾。
能敏捷:猶豫不決,終歸無成。
能辦貨:置貨不苛,蝕本便經。

經營十二戒
1.勿鄙陋
2.勿虛華
3.勿優柔
4.勿懶惰
5.勿固執
6.勿強辯
7.勿輕出
8.勿貪賒
9.勿爭趣
10.勿薄蓄
11.勿昧時
12.勿癡貨
我們不是聖人,不可能全部做到,但是盡力在道德範圍內去賺我們應該賺的,這點倒是不為過!
有賺錢,就要回饋社會鄉里喔!
以上 顧豬公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一生中有趣的數字

人的一生都和數字在賽跑,年齡、收入、體重、三圍、膽固醇…
9/13飛香港的飛機看到國家地理頻道播放著一個有趣的節目,在探討和人生相關的數字;小弟覺得非常有趣,摘要跟大家分享:
所謂沒有知識要有常識,沒有常識要看電視,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吧!
人的一生會25000英文字(指老外,中文字100K, 常用佔5%),每天說4300 個字,一生說123207740的字;認識的朋友約1700個;一生要洗7163 次澡而花上1M 公升水,用658塊肥皂,198瓶洗髮精;276條牙膏,78支牙刷;女生用11000條衛生棉,然後洗頭11500次.(當業務的我不知已被客戶洗幾次臉!)
頭髮可以長942cm,鬍子可長912 cm,指甲可以長286 cm.啤酒喝10351 磅,紅酒1694瓶,性伴侶10位(我還有9 quota),做愛次數一生4239次(平均每周2 次);戀愛次數平均3 次,婚姻平均維持11.7年.
家電方面,一生會用3.4 台冰箱,9.8台DVD,15 台PC. 每台電腦要消耗240kg 石化材料還有24kg 化學原料.所以我們會製造出40 噸的垃圾;平均會開8 部車(不包括嬰兒車、三輪車、腳踏車還有輪椅).你會開車45226 miles(來回月球) and 走路15464 miles.
愛看電視的你每天看148 minutes and 8 years in lifetime. 你會投50 次選舉票.
看醫生314 次,然後在60 歲錢吞下3萬顆藥丸,流下61.5 公升眼淚.
以上只是統計數字,供你參考!You can check u r above or below average.
人的細胞只能活16年,活的最久的是你大腦主管記憶的細胞,在你經過4億1500次眨眼後,你的人生將只留下回憶與夢想!
(夢想是重要Critical的,找個時間再來跟大家談我和我內人的夢想!)

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Sweet n Sour Weekend in Taiwan

其實我算是很幸福的台幹,可以每兩週回台灣兩天(本次TPE-HK RMB1280 including Ferry one way.) 像富士康的朋友是每五週返台六天,公司其他同事也是每八週八天.(比較起來鴻海好一點)
這個週末本來是老婆小孩要去香港碰頭的,順便代他們參觀我大陸的工作環境;不過因為ㄐㄩㄢ阿姨臨時有事,所以就取消香港行.不然本來全家的呆包證都辦好了說.

台灣的好我就不再贅述,回來可以不用一直喝礦泉水,洗澡的水有不會有味道,道路的鋪面也平整多了.這裡的菜也不會那麼多油多鹽,不會讓高膽固醇的我(目前220)吃的膽戰心驚.
在香港打給女兒說把拔就要回去陪他,而且有幫他買禮物~小熊,這禮物其實是離職時同事送的,只是沒有拿出來,事先放在書房!不果小草莓已經會要東西了,還補上一句,把拔要買Kitty喔! 來張自拍照! Say sweet~

跟女兒的纏綿就不在此矯情,但是小企鵝已經可以用走路替代爬行了,看在爸爸我的眼中,還真是有莫名的感動!小女孩又更上一層樓了,終於可以有自己的行動力了.所以,沛凌總是家裡到處的晃來晃去,真的就像一隻小企鵝!坐車出門時,貼心的老婆也刻意主動開車,讓我跟兩個寶貝坐在後座,彌補平常缺乏的父女情!兩個女兒爭相依偎在懷裡,那種甜蜜感又是我下週出去打拼的動力!甜~


仲凌一樣又把雙腳收起來保養,在我每每回家的時候,14KG的人體啞鈴,讓我隔天右手酸了起來.可以從眼神感受他的安全感還有那份有你真好的幸福!難以啟齒的是告訴他我馬上又要去大陸的殘酷事實,所以每次都要ㄍ一ㄣ到出發前一客才告訴寶貝,以免破壞他的好心情!今天來是利用他午睡的時候,搭車到機場的!好罪惡感啊!酸~
2:30 PM 離開家中,8:30 進到工廠宿舍,馬上打回家.老婆就說仲凌一起床就問把拔勒?媽媽頓了一下,仲凌便似乎了解的說:"把拔是不是又出差了!"然後就滴下眼淚…不過沒多久,她就擦肝眼淚跑出去客廳玩了.晚上,褓姊Maruko一來,仲凌就主動說"把拔出差了!Maruko陪我玩"… 超酸~
返回大陸工作崗位的感覺好像當年當兵要收假,非常的失落感上心頭.當年是相到要面對機車班長,現在是要面對鳥副總...哈!總是有不如意事,果然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換工作果然只是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難怪前陣子Yahoo新聞:有七成員工不滿意現在工作,有三成想要換工作...!老闆啊老闆──您們字典都只有"壓榨勞工"一個字嗎?ㄍㄢˋ!)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科學的氾濫之迷思

之前談了一下管理的藝術,最近還蠻喜歡看讀者文摘,最新一期有篇文章再談科學的氾濫,以下摘要跟大家分享.

西方文明中最有說服力也最具成效的產業就是現代科學.現代科學最大的的特點就是眼見為實.可是這樣會不會造成一些迷思,迷信或是濫用. (衍伸性金融品)用複雜的數學工具來描述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況、預測股市變化、經濟走向還有行業的興衰.

我們理工算是搞科學的(我現在是業務,搞關係或說是網路人際網路),以前很夯"人工神經網路""人工智慧",金融海嘯證明簡單用科學模型來處理社會經濟的做法,似乎會導致嚴重後果.

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有一個根本性不同,自然科學是研究邏輯的、確定性的問題(量子力學除外);而社會科學本質上是辨證的,具有非確定性.兩者不能用同一思路或方法來處理.科學在輝煌,他也不能超過自己特性所適用的範圍.可惜不幸的是,科學正在氾濫成災.或者說,許多人逼迫科學做自己能力不及的事情.

在企業管理的工作中,越來越多人相信,管理手段或方法越精確、越量化、越"科學"就越好,很多人把精力放在管理"科學化"上面.(難怪美商Report一大堆,害我之前一天到晚都在湊數字)適度的借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固然正確,但是如果不知道他的侷限而去亂用,就是適得其反了.(My report…garbage in; garbage out.)

一味追求精細化管理,這種管理不但無法帶來效益,而且非常可能導致負面影響.無節制的量化管理,只是科學氾濫的一個表現.(ERP不知算不算)用數學和邏輯的方法來解釋世界,是西方文明自古希臘開始的一個願望.不幸的是,生活中的大部分現象,只要有人的參與,事情往往就會超越數學與邏輯,而進入辯證的領域啦!

中華文化是以人為中心的,所以我們在兩千多年前下工夫發展起來的,不是數學邏輯而是辯證思維.(子約,老子說,孟子說,仁爸說)我們當然不能離開科學來看待人和社會,但是請留意,不要濫用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問題是不能用科學的方法來處裡的,我們要學習其他手段,比如辯證思考的東方智慧.這方面你可以信孔子,孟子,老子,孫子,或是孩子...

例如:我要不要繼續當台幹,不是多變量方程式或是賽局理論就可以找出最佳解,而是我在網路上看到的前輩的話:

   機會是給心態準備好的人;不是留給能力準備好的人!

一語道破驚醒夢中人

(大家應該發現我有時喜歡(點點點)是留給大家一些想像空間也是我辭窮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