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去年年初買的書,最近才又花時間把他看完(以前買書總是看一半,現在難得享受看完一本書的完整感).
大前研一最近在台灣顧問界還蠻紅的,最近很多日本人也會從日本以外的地區紅回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也是另一個例子.
以前在大陸工程,殷琪也很重視工程師會不會”問問題”,問問題表示你有在思考,表示你有再關心這個議題.
如果你會問對問題,就本是你對這事情這專案有明確的目標.(這又是另外一本書—“發現問題的思考術” 在探討的內容).
大前先生這本書主要在培養質問力,藉此讓大家不再只根據政府、媒體或分析師的說法行事,而用自己頭腦思考與判斷,在發現問題後有追根究底的能力,不再做出後悔的決定。
你還在為錯誤的決定唉聲嘆氣嗎?
面對不斷下滑的經濟窘境,你感覺到無力嗎?當政府與媒體不斷釋出許多利多消息時,你真的要相信嗎?
聯強杜書伍先生說現在是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資訊過多,讓人膚淺”,因為資訊也會泡沫化,事務常被粉飾或是層層包裝,行銷包裝後的產品或是新聞故事,又進一步借媒體散佈訊息或是非常主觀的觀點(三立和中天就非常不同 哈哈!). 所以遇到事情能清楚的思考及檢視,就可以增加保護自己的免疫力,以免自己被錯誤的觀念或訊息包圍.
看到似是而非的雜誌報導時,你是否會先思考這背後是否有利益上的糾葛?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要如何掌握先機?該如何準確判斷?這當中的智慧,需要你我認真去學習。往往一個小小的決定,就能夠成為首富和新貧的分界線。
大前研一說:「世界在一九八五年之後就變了。過去照著社會期望過活的人,或許還可以在買房子、付貸款、送小孩上學、靠退休金過活的日子裡安穩度過一生。然而,這種『跟著大家走』的安全年代早在一九八五年就結束了。現在是凡事都得靠自己、在不見路徑的黑暗中摸索的競爭年代,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必須擁有開創新路的能力,而這種尋光能力正是質問力。」
這本書主要在培養現代人極為缺乏的質問力,藉此讓大家不再只根據政府、媒體或分析師的說法行事,而用自己頭腦思考與判斷,在發現問題後有追根究底的能力,不再做出後悔的決定。同時也希望藉由這本書,讓大家了解質問力已是當今社會愈來愈重要的能力。
關於日本人的英文,大前分析是:日本人以前不肯用外師當主教者,外師只能當助教,永遠缺乏第一手的教學;日本人教英文,著重在抓錯,像拼音錯誤、文法錯誤等等;要學好英文,應該是學歐美的作法,重視「以英文傳達想法,其它都是次要的」他還舉了自己上Larry King 的例子,用金字塔式的邏輯來回答問題.就是先說結論,再補充理由.
所以日本人其實很厲害,但是很少看到日本人在媒體上用英文闡述相關意見或建議.
台灣的生育力也在下降中(1976一年產出40萬隻龍子,2009卻只有19萬隻牛寶寶),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菁英/精英可以繼續把台灣的經濟撐起來!希望大家都學會問問題!
Ask right questions, to right person, at right time.
質問がありま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